在职党奋力一搏,顺利成“公” ——王俏涵的公考故事发表时间:2021-08-24 10:03 Chapter1——关于自己 我叫王俏涵。 2019年4月20日参加吉林省考笔试,笔试分数149.2分,行测71.7分,申论77.5分。 2019年6月21日参加吉林省考面试(结构化),面试分数80.4分。 考入长岭县新安镇党委 Chapter2——关于笔试 一、行测 1、自我剖析 我属于行测从来答不完卷的典型,以前行测一般得60分,所以这次在考试前给自己定了个目标,就是要把能答到的题做准做细。因为我的一个已经上岸的闺蜜跟我说,她之所以行测能打70分以上,是因为言语和逻辑基本上只错几个。所以我决定也在“提速”和降低“行测言语和判断推理”模块的错误率上下一番重功夫。 2、剖析后的选择 选择了中宏教育,其实98%是因为喜欢冯冠冯老师这个人,她也确确实实地既负责又有气度。我觉得和她磁场相合,她能带给我幸运。 我之前也上过公务员的基础班,但是之所以没有自学,是因为觉得跟大家在一起比自己提速要快,老师讲的方法自己如果能用上也是很有帮助的。不同的老师会让我们有不同的思考。 2018年我因为在职,几乎一年没有学习公务员考试。 2019年决定再拼一拼,报了中宏教育刷题班(需要提前报名,占座位)和冲刺班。 学习的这段时间,真的是个中滋味,公考备考过的都懂——起早贪黑+披星戴月。 3、关于刷题班、冲刺班的学习过程 模块式的刷题过程+套题式的冲刺过程。 ①常识 很幸运的是,今年我又遇到了我心目中的常识大神温泉老师,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他是非常开拓思维的一个老师。他是在每道题里帮助引申,而不是就题讲题。讲题之外他说的其他话,可能就是其他省份或者事业单位出过的常识题。而吉林省很多考题也是根据一个知识点在反复地出题。所以这种讲课方式能帮助拓宽知识面。 举个例子,有一道题,下列关于蛋白质,说法错误的是:那道题选的是植物蛋白比动物蛋白更易被人类消化吸收的这个选项。但是这道题选完了选项还没有结束,他引申的内容还有什么呢?①蛋白质水解之后是氨基酸(乙级考试真题蛋白质基本单元结构是氨基酸)②人体不能合成细菌氨基酸③第一次人工合成的是牛胰岛素,发生在60年代。④误食汞,可以用牛奶、鸡蛋清解毒(因为含蛋白质)......可能有些知识你本就知道,但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......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,因为我之前听过温泉老师的基础班,所以听他的刷题班,就比较重视他讲题以外的话,真的很有用。常识的面很广,不是所有的题都会出,但是把它当成知识的积累,也是一笔财富。 除了讲课,温泉老师总结的当年的领导人讲话、时事,选择适合自己的背诵下来,既可以用在笔试申论里,也可以用在面试答题中。 而且,我考试这一年温泉老师常识热点压得真心很准,5G,平语近人......都说到了。 ②言语理解 这次刷题班遇到的言语老师,也教会我很多以前学习没有学习过的东西,逻辑填空准确率提高很多。比如词义辨析分过程性与结果性,时间点与时间段,主动与被动,还要考虑论证角度的倾向性......还有很多很多.... 我的方法是每天看自己今天题本上的错题,找到自己错的点,主要分析应不应该错,能错的题可以不那么在乎,不应该错的题,要特别重视,多看几遍,争取下次不错。 言语题有的题有陷阱,两个选项2选一的时候,往往很可惜的错了,这个时候就要研究两个陷阱的出题点,再进行选项对比,这个很重要,总结好了,可以避开陷阱,避免一错再错。 ③判断推理 判断老师,加强削弱题讲的好,大家都懂,这个是必出题型,还有图推的小口诀也特别好用。判断刷题时,我前半段时间,基本上一套题错8-10个左右,后来慢慢提速,慢慢找规律,到刷题结束的时候,每套题基本错4-6个,考试的时候好像错了4-5个。 判断的感觉是,可能你不可能每道题都做到,但是要把每一个错题研究到,不落在选项的陷阱里。简单来说,就是刷题很重要,但是刷题后的思考更重要。 ④数量和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的重点之一在于迅速发现题干所问的问题,哪个公式能解决;重点之二在于背公式,背口诀,背百分比与分数的转换...... 要是考场没时间了,需要能分析出哪道题是简单计算,争分夺秒;哪道题是复杂问题,迅速放弃。 数量中数推的5道题,我都会做一下。 其他的5道应用题,对我来说就是一看剩余时间,二看这道题我能不能直接看出答案或者一步算出答案。 二、申论 第一次跟冯老师学申论时,考试得了77.5分。除了她上课讲的题,我没做过其他题。 这一次申论又得了77.5分。曾经看过一句话,公务员考试,笔试成绩或许决定了你能不能进面,而申论成绩决定了你们进面的几个人分差多大。但是在冯老师这里,其实你申论学的好,也可以直接帮你进面。 每次想到冯老师挂着点滴给我们上申论刷题课,我就觉得不能不努力学习。这次的刷题班申论我们写大作文,每天晚上上完课,留2篇作文,老师第二天给评分。这个真的能找到写作文行云流水的感觉。作文就是要练要写要背诵。 这次报班本来最后的考前10天冲刺班,跟冯老师商量我只报5天,剩余的时间想自己看看书,总结一下。但是冲刺班效果太好了,我最后上满了10天。 每天上课时,跟着冯老师讲题的思路走,看自己能不能分析出来,如果不能分析出来,就学习这种分析的模式。冯老师的思维可以说是相当优秀了。 每天下课后,我对照申论三道小题的给定答案和我自己写的答案,看哪里有出入。是多写了几句导致有的点写不下,本身就没看到这个点,还是说不会总结材料......总结之后,把自己错的地方标在卷子上,仔细看一下。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,以就万仞之深。如果前面的20几年我们没有其他人优秀,那么在公考的路上,就注定要比别人付出的多的多。 这个过程,选择老师很重要,坚持努力很重要,报考岗位也很重要.... Chapter3——关于面试 一、学面试之前——因为信任,所以幸运。 今年,笔试进面之后,我当即就给冯老师发微信,交定金了。学习前,她根据我的性格,给我分配的老师——沙老师,一个相当擅长举例子的老师,刚好弥补了我的短板。 二、学面试过程——因为坚持,所以学习。 总结起来一共懂了几件事。 一是懂得了怎么在抑扬顿挫中平静的聊天; 二是懂得了怎么举例子; 三是懂得了什么叫答题亮点; 四是懂得了什么叫做反套路答题。 三、面试后的总结——因为反思,所以领悟。 出面试考场后,我发现今天答题彻底反套路了。第一题的综合分析,放弃了常规答法,直切主题。用了反问,举了例子,说了金句,有了抑扬顿挫...... 因为想一想,几个考官要对同样的三道题听N遍,你如果与别人相同,肯定是中规中矩的分数,前提你还不能跑题、不能有很多思路断片、停顿的情况。 所以,亮点在于: 1、答题结构要让考官耳目一新。 2、金句理论要让考官抬起头来。 3、...... Chapter4——写在最后 公考之路不易,且选择且珍惜。 感恩冯老师。 从你的申论课我开始接触公考, 最后笔试和面试我也都在你的中宏教育开花结果。 感恩相遇,一路有你。 |